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My Jazz Top 20 私房推薦

原本想選一份自己的荒島唱片,如同他人般的限制在十個,甚至五個選擇以內,但那實在太折磨人了,而且不夠過癮,所以本人就不知廉恥的一口氣選了二十張,這些在一時間挑選出來的唱片,可說是在不同時期裡伴隨著本人的音樂良方,回想起剛入門爵士樂的時候,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習慣此種類型的音樂風格,尤其每當在受夠搖滾樂的鬱鬱寡歡,與裝模作樣後,就又不自覺的重新投入到它的懷抱當中,那種令人振奮的魔力依然不可言喻,如今大概也聽了差不多三百張的專輯唱片,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列出的這幾張算是我個人的私房推薦,總之給大家做點參考,切磋切磋,見笑見笑。

















Dexter Gordan/Our Man in Paris(Blue Note, 1963)


















Roy Raynes-Phineas Newborn-Paul Chambers/We Three(New Jazz, 1958)


















Horace Parlan/Up&Down(Blue Note, 1961)


















John Coltrane/Blue Train(Blue Note, 1958)


















The Vandermark 5/Simpatico(Atavistic, 1999)

















Anthony Braxton/Seven Standards 1985 Vol.1(Magenta, 1985)

















Lee Morgan/Search for the New Land(Blue Note, 1966)

















Dave Holland Quintet/Prime Directive(ECM, 1999)


















Don Cherry-Dewey Redman-Charlie Haden-Ed Blackwell/Old and New Dreams(ECM, 1979)


















Bobby Hutcherson/Oblique(Blue Note, 1967)


















Chick Corea/Now He Sings, Now He Sobs(Solid State, 1968 )


















Charlie Mingus/Mingus at Antibes(Atlantic, 1960)


















Andrew Hill/Judgment!(Blue Note, 1964)


















Jimmy Guiffre /Jimmy Guiffre 3, 1961(ECM, 1961)


















Jackie Mclean/Destination Out!(Blue Note, 1963)

















Miles Davis/Birth of the Cool(Capital, 1956)

















Dizzy Gillespire/At Newport(Verve, 1957)


















Brad Mehldau/Songs:The Art of Trio Vol.3(Warner, 1998)



















John Mclaughlin/Extrapolation(Polydor, 1969)


















Thelonious Monk/Genious of Modern Music Vol.2(Blue Note, 1951)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有人喜歡滾石嗎?

The Rolling Stones/Stripped(Virgin, 1995)
昨天拿出滾石於95年發行的現場專輯"Stripped"出來重溫,它是我的第一張滾石專輯,也是我最喜愛的一張。回想當初入門搖滾樂時,僅知道滾石是一支與披頭齊名的長青組合,但在音樂方面,我卻不太敢恭維,相較披頭充滿創意的流行曲風,他們的作品實在顯得老派。
當初會買這張專輯,只因它是滾石比較好買的新錄音,然而其它早期的經典之作,如"Beggars Banquet"或"Exile on Main St."等,都難見蹤影,這實在跟他們偉大的盛名,不大相稱。 如今可以肯定的是,當初我實在不太喜歡這張作品風格,甚至可說是感到無趣(同樣的狀況似乎也發生在Pink Floyd/Dark Side of Moon上),然而一直要到了馬世芳在五四三音樂站上有系統的推薦,並販賣滾石早期的經典之作後,我才算真正開始認識他們。
這張專輯"Stripped"是他們較晚近的作品,內容雖是老調重彈,但卻充滿著新意。或許是受當時MTV頻道所掀起的Unplugged風潮影響,他們在巡迴演出時,也特別安排了一些在pub這類小型場地的原音演出,為的是要補捉現場表演中,樂團與樂迷間的熱絡氣氛,與音樂火花;另外專輯中,在錄音室所錄製的作品,也同樣採現場收音,無修飾的呈現出滾石的快意風采。這張專輯的另一特色是精心選曲,雖然少了像是"Satisfaction"、"Brown Sugar"或"Sympathy for the Devil"等代表作,但"Let It Bleed"、"Dead Flower"與"Shine a Light"等曲,似乎更合我的口味,另外翻唱自Bob Dylan的"Like Rolling Stone",不僅具有紀念價值,詮釋起來也不落俗套,精采萬分。
如今,由於音樂越聽越回去,越聽越老,才發現那種根源於藍調的扎實曲風,才最能滿足我的音樂口味,有幾會就找來聽看看吧。
順帶一提,前陣子在朋友借我的"搖滾客"雜誌中,分別看了The Smiths與The Stone Roses等兩支樂團專訪,他們陣中的明星吉他手Johnny Marr與John Squire,都不約而同的說滾石是他們的音樂啟蒙與偶像,這點讓我十分驚訝,但比較他們與滾石吉他手Keith Richard的吉他風格,發現真那麼有點承傳意謂,都是著重在伴奏技巧上;另外聽一下The Stone Roses的"Fool's Gold",感覺像是acid版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Hey Jude Don't Make Me Cry

因為工作的緣故,週六的早晨趕了好幾場的喪禮,中間的空檔時間在車上有一搭沒一搭的翻閱著村上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裡面提到他關於獨處的點點滴滴,而慢跑中所獲得的片刻空白,與那無以名狀的一切,是他稀釋孤絕感而獲得心理衛生的方式,雖然這是他在解釋為何而跑的說詞,但我卻覺得非常有趣。 任務完成後,回到了工作的地方,心想要找個地方歇腳,然而在停車場取車的片刻,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了音樂聲,定神一聽後,更發現這不僅是從揚聲器所發出的聲響,而是真正現場演出的音樂,當下我感到非常好奇,所以循著樂聲走去。到了演出現場,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國小管樂隊的成果發表會,一眼望去,盡是小朋友們稚嫩的神色,與演奏樂器時樸拙的姿態,感覺相當的可愛,但那高低聲部簡單卻溫暖的合奏,卻徹底感動了我,頃刻間也消融了我的漠然及無動於衷。會後才發現這真是讓我苦尋良久,卻意外拾獲的音樂良藥,聽者這些由世界名曲改編而成的管樂,真是讓我有著莫名感動,其中一首搭配女聲演出的“Hey Jude”,更讓我數度強忍著淚水,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有一位藍調吉他手曾告訴我,音樂的演奏要懂得放,也要懂得收,而生活何嘗不是。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 2008)

應該有兩個月了,才等到經典老爺車上二輪,其實當初在看完陌生的孩子(Changeling, 2008)時,就已迫不及待要欣賞這部同樣由克林伊斯威特所執導的新片,同時在內心也驚呼這位祖父級的好萊塢tough guy,竟又再次於短時間內推出了新作, 其實之前在他接連拍攝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與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這兩部系列作時,就已展現了如此的旺盛創作力,克林伊斯威特老伯真可說是影壇目前老而彌堅的代表,這點尤其表現在他導演功力的火侯上。
觀賞這部影片的過程其實是相當引人入勝的,雖然片中觸及到了不少的種族議題,但在劇本的處理上,卻不因而顯的過分沉重,相反的還引出了不少笑料,筆者心想,這多少也呼應了當代的氛圍,或許大家早已受夠了這種仇視對立,取而代之的是理解與寬容,因此以暴制暴的叢林法則已不再是解決紛爭的唯一之道。
克林伊斯威特在片中親自扮演的主人翁華特,是一位性格乖僻的獨居老人,因為有著慘痛的韓戰經驗,讓他顯得特別的仇視亞洲人,但不巧的是在他所居住的老舊社區裡,已日漸被新近的外來民族所佔據(片中的外來民族,是因越戰因素而獲得美國庇護的苗族人,但對照昔日的反恐主義,這裡處理的頗具諷刺意涵),其它的白人早已紛紛搬走,其實這樣的狀況,在當年的黑白衝突時就早已發生,並因此造成了眾多的社會問題與治安死角。
只要觀賞克林伊斯威特所主演的電影,就很難不想起他昔日的牛仔形象,而這部影片在情節與人物的刻畫上,就處處讓筆者回想起他的西部經典作殺無赦(Unforgiven, 1992),雖然片中的老牛仔不算什麼英雄好漢,但由於命運的驅使,讓他別無抉擇的要挺身而出、捍衛家園;而在經典老爺車裡的華特,他也因為因緣際會的安排,莫名奇妙的成了苗族人的英雄,之後鄰家男孩陶雖然嘗試偷他的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這反倒使他們結緣,讓華特成了他的精神導師,這裡老帶少的橋段也是西部片的經典套路,之後影片就在這種充滿人性關懷的基調中,呈現了這樣一部現代寓言,它並且有著你所無法預料的龐大格局,感動指數百分百!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令人神往的新港夜

Dizzy Gillespie/At Newport (Verve, 1958)
咆勃爵士(Bebop)的出現,可說是爵士年代中最燦爛的一場戰役,它不僅改變了樂壇的文化與生態,更樹立起爵士演奏的最高標準,其中領銜演出的關鍵人物,包括了薩克斯風手Charlie Parker、小號手Dizzy Gillespie、鋼琴手Thelonious Monk、Bud Powell與鼓手Kenny Clarke、Max Roach等人。今天所要介紹的這張專輯,正是小號手Dizzy Gillespie的畢生代表作,他是這群爵士暴徒中,明星光環僅次於Charlie Parker的二號人物。
Dizzy Gillespie給人的印象,總脫不了他古怪的穿著與行事作風,像是刻意折彎揚起的小號,與演奏時如牛蛙鼓脹般的臉頰等等,這與他幽默逗趣的舞台演出,型塑成了他獨特的巨星風采,但這與Charlie Parker英年早逝的傳奇色彩相比,卻似乎黯淡了些,從前本人算是忽略掉他的存在,但在聽了這張專輯後,卻發現了自己錯的十分離譜,因為以既定印象去評判一個人的藝術成就,實在是件可笑的事。
這張專輯的內容是Dizzy Gillespie於1957年參與新港爵士音樂節的現場錄音,在當時的演出前,Dizzy才剛結束了他由官方贊助的近、遠東親善巡演,而這次的演出就是以當時巡演的大樂隊陣容為班底。所謂的親善巡演,其用意不外乎就是宣揚國威、展示國力,所以爵士樂這種堪稱美國唯一原創藝術的樂種,正好符合了他們的期待,可想而知派出去的樂團絕對非同小可,並且以當時樂壇的狀況看來,維持一支大樂隊似乎也不大合乎經濟效應,所以更凸顯了這次演出的難能可貴。
這張專輯從第一首曲目"Dizzy's Blue"開始,就好似火力展示般的呈現出咆勃樂的旺盛火力,管樂部劃一的飆奏,令人相當咋舌,而接下來輪番上陣的獨奏,更讓人忘了喘息,好似騰雲駕霧般的翻轉於音樂的律動中。這張專輯除了Dizzy Gillespie這幫硬底子的狂野獨奏外,真正的靈魂所在,其實是每首歌背後的編曲者,Dizzy自己afro-cuba風格的"Manteca",Benny Golson對早逝小號手Clifford Brown充滿緬懷之情的"I Remember Clifford",與Quincy Jones癲狂的"School Day"等等,經過這些人的巧手後,讓樂曲多了層次感並充滿著驚喜,如此才不致流於樂手間的空洞競奏。
在終曲由Tadd Dameron編曲的"Cool Breeze"中,經過長號與小號的獨奏後,輪到了薩克斯風出場,這時伴奏樂隊樂風一轉,響起了搖擺感十足的伴奏,薩克斯風搖曳的音色,讓樂曲更富生機,之後更越演越烈,編曲者具有巧思的引用了Chalie Parker"Now is the Time"的經典樂句,讓伴奏者與主奏樂手相互呼應、碰撞,再次帶出了令人難忘的演出高潮。
這張專輯真的將現場的氣氛,捕捉的淋漓盡致,而Dizzy流裡流氣的舞台風格,更是風靡全場,是張絕不能錯過的爵士佳片,它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本人的all-time favorites之一!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魔鬼詩篇(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 2005)

"Hi,how are you"這張專輯封面,可能喚醒大家對Daniel Johnston的粗淺印象,九零年代初Kurt Cobain一統主流樂壇時,就愛穿著這件印有外星青蛙的T恤到處溜噠,可見在Kurt Cobain的心目中他有著什麼樣的地位,他是一位用著粗糙形式,卻可做出了真摯作品的音樂精靈...
這部影片紀錄的正是Daniel Johnston一生癲狂的創作歷程,他由於長期飽受躁鬱症之苦,因而無法獲得太大的商業成功,使得一般聽眾對他十分陌生,然而在真正的樂迷間與獨立樂壇裡,他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cult hero,除了Kurt Cobain翻玩過他的歌,其它尚有Sonic Youth、Yo La Tango與Flaming Lips等多支如今已是宗師級樂隊唱過他的歌,或許現在認識他這位這位lo-fi怪咖還不遲!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屈辱(disgrace, 1999)

<屈辱>是怎樣的一本書呢?當初會選擇閱讀它,是由於該書作者─南非籍的柯慈(J. M. Coetzee)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各大書店正在火熱推薦,所以為了要試試自己對文學大作的接受程度,沒想太多就將它購入。而在開始閱讀後,很幸運的發現這是本文字很平易近人的作品,只是讀著讀著才發現自己將要經歷的是一場惡夢,而它真實的程度更是場人間浩劫。
此書的故事內容是在描述一位中年的大學副教授,他因一件不名譽的醜聞─涉嫌性侵女學生,被趕出了學校,之後在投靠他的獨生女時,又發生了另一件不名譽的悲劇─女兒被南非當地的原住民所強姦。本書的英文原名"disgrace",即是不名譽的意思,大學副教授在經歷這兩件事故時,都極力的在捍衛自己的尊嚴,但現實的狀況卻讓他變得徒勞無功。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要講的東西有很多,小至個人,大至整個南非社會,對處於異鄉的我也有著極大的震撼。或許是由於作者的描述方式很忠於人性吧,儘管整個故事的基調異常沉重、難堪,但怪的是,我卻很能夠感同身受,並對自己未知的人生也多了一些看法(大多是往壞的一方想),然而在故事的尾聲,主人翁他那對一切似乎都已了然於心的感受,我卻很難理解,是真的看破了人生呢,還是變得不再掙扎...
我想,當你看到一本用你不熟悉的辭彙當書名的文學作品時,就得先提起一些戒心,因為它會在你閱讀後,深深的將它的意義與內涵深植於你的心中,這是我讀完<屈辱>後最直接的感受。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搖擺爵士群英會

3月28日(六)‧晚上八時
常有人在問要如何入門爵士,最簡單的當然是從Classics聽起囉(比如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Dave Brubeck的Time Out與John Coltrane的Love Supreme等等),但這些專輯聽完後,卻時常發生無以為繼的情形,因為相較這些既有特色,發展又成熟的大師之作,其他的爵士專輯聽來就顯得難以下嚥,無所適從了,但老實告訴你那才是真正的爵士樂。
其實爵士樂是種非常感官的音樂,它可以很熱鬧也可以很內斂,端看音樂人如何表達,因此聽者必需要能夠敞開心胸去欣賞它,感受它,這裡告訴你一個撇步,入門爵士的關鍵就在於"swing",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欣賞爵士樂。
抱歉了艾靈頓公爵,用你做了個幌子,其實要放的是下面那三張 。
*VOICE西洋二手CD專賣店 BAR 地址:中壢市三和二街5號1樓(近中原夜市) 營業時間:PM 6:00-AM 2:00

華麗人生

Lester Young & Roy Eldridge/The Jazz Giants 56' (Verve, 1956)
在30年代即已出道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Prez"總統"Lester Young,被喻為是繼Louis Armstrong後出色的獨奏家,他永不枯竭的即興思維,與無數充滿暗喻式的朦朧樂句,影響了之後無數世代的爵士樂手,其中小號手Miles Davis就將他點描式的簡潔風格發揚光大,開啟酷派爵士及其若干的風潮。
這張專輯可算是Prez晚期的作品了,那時的爵士樂已經過狂躁的咆勃樂洗禮,Prez早已屬於大樂隊時代的舊人物,並帶著日落黃昏的氣味,但在這張與Count Basie的老戰友們所合作的專輯中(雖然與其中幾人沒有長期合作,但師出同門),他再次展現了豐沛的精力,與細緻的情感,呈現出他完美高雅的風格。
這張專輯的另一位主角小號手Roy Eldridge,他也是大樂隊時期的叱吒風雲的樂手,他具侵略性的快節奏樂句,可媲美薩克斯風手Coleman Hawkins,而裝上弱音器的小號聲,又是那麼抒情甜美,在他與Prez的一搭一唱下,這張以演奏流行曲的專輯,完全不落俗套。
此外,在這張唱片裡我相當偏愛鼓手Jo Jones的演出,或許是之前對他早已久仰大名,如今一聽果然非同小可,此外他在swing曲風演進的歷程裡也佔了相當大的地位,像他在銅鈸的使用上,革新了爵士鼓的風貌,也讓爵士樂變的更有feel,這張專輯中他也露了一手猶如西北雨傾盆落下的猛烈鼓擊,千萬別錯過。

白面書生

Bix Beiderbecke/The Young Man with the Horn(CBS, 1974)
Bix Beiderbecke是傳統的紐奧良爵士,過渡到更具都會風采的芝加哥爵士中的重要人物,而且當時他更是第一位真正走紅的白人樂手,身為短號手(cornet,聲音較小號更為圓潤的一種銅管樂器)的他,與爵士第一人Louis Armstrong有著同等的聲譽,而他們之間更是有著英雄惜英雄的良性競爭。
那時的爵士樂格,依然採用著紐奧良式的合奏形式,樂隊中的管樂聲此起彼落,短號、豎笛、薩克斯風、長號等樂器交織在一起,但每種樂器各司其職,毫不混亂,而在節奏組的部份,也演變成了鋼琴、貝斯、鼓的現代面貌,開始進入了早期的搖擺樂風格。
音色十分優美的Bix Beiderbecke,常被人們認為是酷派爵士的先驅,這或許由他深思熟慮式的即興獨奏中窺知一二,他的獨奏在其它的管樂烘托下,有著一種十分純樸的天性,熱情卻不失禮數,大伙們不爭高下,只管能否盡興,這似乎就是爵士樂的迷人之處。
其實初聽他的音樂時,只叫我不時想起都會喜劇大師Woody Allen,因為在他的電影中時常都可聽見類似的配樂,此外他本身也玩爵士樂,另外儘管筆者本人是從較為後期的爵士樂聽起,但這味古早的swing,聽來卻毫不沉悶,推薦給想入門爵士的朋友們。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星空下的巡行者

Chalie Christian/Solo Flight‧The Genius of Chalie Christian(CBS, 1972)
想必對爵士樂稍有認識的朋友,都知道Chalie Christian是爵士樂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吉他手,因為他不僅將電吉他成功的運用於爵士樂之中,更將吉他推上如同其他管樂般的獨奏樂器地位,儘管在他短短的職業生涯中未曾推出任何自己的作品,但這套選集卻詳實的紀錄下他與搖擺樂之王豎笛手Benny Goodman共同合作下的燦爛火花。
這套唱片中除了上述的兩位大師外,另外還有兩位大樂隊時期的佼佼者Fletcher Henderson與Count Basie,這兩位都是在不同時期各據山頭的樂隊領班,有他們在此助陣,想必當時的Benny Goodman必定是最具才氣也最具號召力的紅牌巨星,另外想必在這套唱片中我們或多或少能夠聽到爵士樂在這批樂手下產生的演變,因為爵士樂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形式,它是靠新樂手們一點一滴的嘗試與創新,才能累積出今日的這番面貌。
最後在多談一下Chalie Christian,許多學者先進都將他定位成咆勃樂/Bebop之父(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但他實在太傳奇了,而且據聽藍調的朋友說,他還影響了如B.B King等無數的藍調大師 >< ),當時他除了在Benny Goodman的樂團演出外,在下班後他還會跑去Minton's Play House跟其他渴望新音樂的年輕樂手jam,而他在旋律與合聲間的創新,啟發了無數人,另外據說Chalie Christian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他太忘情於此,因而拖延了肺結核的病情,享年26歲。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是誰在與民主為敵(The War On Democracy, 2007)

"The War on Democracy"是一部由資深記者John Pilger所推出之電視紀錄片,以美國長期以來所堅持之反恐主義(The War on Terrorism)為題,來諷刺該國干涉他國內政之種種惡行。片中導演John Pilger採用了許多新聞素材,此外再搭配上自己的親身探訪,使得影片散發出帶著Michael Moore直指問題核心的批判色彩,內容相當辛酸潑辣,並揭露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歷史秘辛。 下面一段歷史發言供大家做參考:
你好大的膽子,距離我們才90英里 過去45年,居然有著和我們完全不同體制的政府
你好大的膽子,不讓美國大企業把你買走
你好大的膽子,繼續如此傲慢的說: 絕對不會屈服我們美國
你知不知道我們是誰? 你知不知道,如果你每天喝可口可樂,你的日子會過的更好些
〈註〉Michael Moore美籍紀錄片導演,著名作品有:華氏九一一(Fahrenheit 9/11, 2004)與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等片。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哈林爵士群像

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就被它浩大的氣勢所吸引,並且對大師們能齊聚ㄧ堂的盛況,感到不可思議,當時好奇的從一張面孔移轉到下張面孔,然後再以敬畏的心情去對照他們的身分,這種感覺真是既興奮又有趣,之後竟意外的在航站奇緣(The Terminal, 2005)這部電影中再次看到這張照片。 影片的故事是在敘述一位從歐洲不知名小國前來的旅客,因為國家突然發生了政變,因此無法入境美國,然而他卻堅決的等下去,並在機場裡住了下來。男主角一直到了影片最後,才揭露他堅持不走的原因,他將隨身攜帶的小鐵罐打開,裡面放著的就是這張爵士樂手大合照,他說明這是父親當年從報紙上剪下來的,並且由於太愛爵士樂了,他寫信給了照片上的所有樂手,向他們一一索取簽名照,但在他往生前,他還缺少薩克斯風手Benny Golson的簽名,男主角就是為了幫父親圓夢而來,或許這不是劇情重點,但對爵士樂迷而言,這真是讓人心生嚮往的一段遭遇。
~點原圖可放大,看你認識幾位大師~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卯上麥當勞(Mclibel, 2004)

麥當勞有什麼問題?起初真是讓人聽了一頭霧水,然而這部紀錄片探討的不只是速食業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它更揭露了在全球化下的今日,那些看似理所當然,但業已病入膏肓的社會狀態。從兩位環保人士拒絕向麥當勞所提出之毀謗案道歉開始,這部歷時拍攝十五年的影片,紀錄了兩人為了公平正義以及言論自由所做的長期奮戰,期間雖然遭到眾多阻礙,他們反而愈挫愈勇,最後甚至還卯上了英國政府… "Judge For Yourself",地球只有一個,你有權選擇並改變你所處的這個世界。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過客(Gadjo Dilo, 1997)

為了要尋找一位像迷一般的吉普賽女歌手哈娜露卡,俊美的法國男孩史蒂芬隻身來到了異鄉羅馬尼亞。起初由於語言與文化的隔閡,讓他四處碰壁,求助無門,然而就在因緣際會之下,他結識了一位吉普賽老人易濟多,並由於他表現出像是認識那位女歌手的模樣,於是男孩史蒂芬接受了他的盛情款待,留在他淳樸的吉普賽部落,因此也就展開了一段美麗的錯誤...
為何說這是段美麗的錯誤呢 ?其實老人易濟多根本就沒聽懂男孩史蒂芬在說些什麼,與此同時,由於當地嚴重的種族歧視,他的兒子阿德利亞尼不久前才無原由的被送進大牢,這使得老人易濟多傷心欲絕,於是男孩史蒂芬的到來,讓他認做是上帝派來拯救他的天使,是幸運的象徵,於是硬將他留下,而這部電影的好看之處就在這裡,借由一位和善外來者的偶然到來,讓原本防禦心極強的吉普賽民族,展現了他們原有的熱情洋溢與天真爛漫,另外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型態。
這部電影的主要命題─ 尋找女歌手哈娜露卡,不僅製造了懸宕的戲劇效果,也帶出了劇中人物豐沛的情感與詩意,為何男孩史蒂芬會如此執著於尋找女歌手哈娜露卡呢?他其實是為了要紀念他的父親以及尋求新的自我,在導演精心的編排下,回蕩著十足的戲劇感動。另外無處不在的吉普賽音樂,更可說是本片的靈魂所在,隨著影片的進展,音樂成為了劇情與情感的觸媒,它呈現的不只是感官上的情緒,更述說了影像及言語無法企及的部分,音樂是人類靈魂深處共通的世界性語言。
本片是阿爾及利亞導演東尼葛里夫(Tony Gatlif) 97年的作品,之後他著名的作品尚有北非行路遙(Exils, 2004),此片讓他獲得了04年坎城的最佳導演獎,以及前年在台曾經上映的尋愛之路(Transylvania, 2006)。這幾部影片的共通性是充滿著大量的吉普賽音樂與舞蹈,以及主人翁義無反顧的自我追尋,而導演充滿底蘊的敘事方式以及絢麗的攝影風格,更讓他享譽影壇。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抑鬱的變色龍

The Chameleons UK/Strange Times
這個團似乎不在為人提起,從本人過去獲得的片段資料中,也僅知曉他們是支80年代中期來自英國的團體,玩著帶有些許迷幻色彩的後龐克樂種,然而在進一步認識後,得知他們於81年出道時,是支曾被BBC傳奇DJ John Peel欽點的優秀新團,但因團員間的理念不和,到87年散團時只匆匆的留下三張錄音室作品。然而故事還沒結束,一直到了上世紀末,他們宣布了重組,英國超愛吹捧的音樂週報NME就以號稱他們是史上最佳樂團來炒作他們的復出,在經過英美兩地的巡迴與兩張專輯的發行後,最終他們還是以解散告終。
在聽過他們於86年第一次解散前所推出的這張專輯後,我真覺得他們是支被低估的樂隊,這張專輯中充滿著如夢似幻的奇異聲響,兩把吉他所製造出的特殊聲線與音場可成一家之言,另外主唱時而吶喊,時而呢喃的唱腔,雕塑出他們帶有戲劇性的抑鬱風格,可與當時期的英倫天團The Smiths互做對照。

讓我有點心酸的基頓

現在還會常常想起,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第一次觀賞到基頓的作品。那時參加了學校的電影社,有一回我們那位對電影異常熱情,並自許為苦行僧的指導老師,突然神神秘秘的說要放一部影片給我們看,還補充說因為片源難以取得,是特別從LD拷貝過來的珍稀珍寶,結果最後他放的是基頓的「小神探Sherlock Jr.」(另譯:福爾摩斯二世) 。
不知大家對基頓(Buster Keaton)的認識有多少,剛才本人自顧的回憶起認識他的經過,然而最近一次聽人提起到他,大概是在貝托魯奇所執導的「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這部電影中,裡面有場美國男孩與法國男孩一同在浴缸泡澡的戲,忘了當時是誰起的頭,他們互問在彼此的心目中,比較欣賞的默片演員是卓別林,還是基頓,結果來自美國的男孩選擇了基頓,另外他們還比較了那年代(混亂六○年代末期,那時在反戰在學運)裡最厲害的兩位吉他手Eric Clapton與Jimi Hendrix,這場戲的精采之處真是妙不可言啊!
最近看了一部基頓的紀錄片”Buster Keaton Rides Again”,內容是他於1964年拍攝他最後一部默片”Railrodder”的幕後側錄,另外之中也穿插著對他生平梗慨的介紹。在這部片中看到的基頓已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了,然而他的演藝生涯開始的非常早,打從三歲起就加入他雙親雜耍特技的演出,並且之後還發明了滑稽劇,並將它帶入電影的世界中。基頓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特色,大概就是他那就算是天塌下來都始終保持漠然不變的表情吧,這點讓他在轉戰默片電影時非常的吃香,並且很快的他就擁有了自己的製作班底,而電影公司也讓他全權主導自己的作品,基頓就趁勢利用這些資源,在加上他那狂放不羈的即興色彩,創造了許多新的電影素材,因此他可算是早期最富獨立製片色彩的電影工作者了。我這裡指的創新是他在影像與精神層面上的嘗試,另外還有特技的演出,基頓喜歡親自演出危險動作,比照當代結合武打與喜劇的成龍,他可被視為是此派的一代宗師。
這部紀錄片其實還滿感傷的,因為片中既可以看到早年鋒芒畢露的基頓,也可以看到當時已呈半退休狀態的基頓,儘管這兩個他都十分的熱愛電影創作與表演藝術,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基頓其實遭受到了許多的磨難與煎熬。享年七十歲的基頓,在他人生的前三十三個年頭裡,嘗盡了成名的滋味,擁有美滿的家庭,但好景不長,由於電影工業的改變(有聲電影與片廠制度的興起),婚姻的失敗,酗酒等事件的接踵而至,他的事業一直要到他第三段婚姻後才逐漸穩定下來,但那時的他已失去了星光,起初是哪裡有工作就到哪裡去,之後才一步一步的重返電影界,他的這段往日時光是我從前一直都不知道的,甚至想都沒想過,但有誰想去提這種事呢?當默片時代結束,那時不知有多少演員,因無法倖存而就此失去了舞台,因此當我看到垂垂老矣的基頓,我感到十分的困惑,因為觀眾只會選擇去記得演員們在電影中的形象,與他們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後記:
紀錄片中有著一幕讓人十分動容的片段,在拍片過程中他們曾途經加拿大的一座小鎮,在那當地居民特地為基頓舉辦了一場歡迎會,會中當基頓起立接受當地人士的讚揚時,在他垂垂老矣的臉上,誠摯的泛著淚光,並且由衷的感謝他們對他在電影藝術上的肯定,而且還不忘要搞笑一番,這一幕著實的觸動了我的心弦,也讓我心頭為時酸了一陣,做為一個影迷,基頓,我想說我非常的想念你…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燎原之火

Andrew Hill/Black Fire
談到Andrew Hill這位鋼琴手,可能沒幾個人認識他,甚至連大部分的爵士樂迷對他也不甚知悉,然而他的舊唱片在二手市場上卻是一貨難求價值連城,如今拜藍調之音CD重發之賜,大家又可好好重新發現這位曾被歷史忽略的爵士樂手。
假若問我要如何定義這位樂手,我可能會膚淺的說他是位中間派,風格介於Hard Bop硬咆博與Avant-Garde Jazz前衛爵士之間,此為當時的兩大主流,但如此形容好像代表說他是個取巧者,實則不然,只要聽過他的演出,就可感受到他那不墨守成規的創新風格,不論是在即興或是伴奏中,每次都力求讓人能夠耳目一新,音樂中隱約有種失序的快感,但最後一切仍在他的掌控之中,這項強烈的個人特質不難讓人拿他與Thelonious Monk做比較。
這張63年Andrew Hill在藍調之音初登板的專輯中,找來了Joe Henderson(tenor sax)、Richard Davis(bass)與Roy Haynes(drums)等人助陣,除了Roy Haynes是位自咆博時期即已成名的沙場老將,其他三位都算是當時新一代的的樂手。這張專輯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滿著騰騰的肅殺之氣,然而間或又帶著幾絲的黑色幽默。而這張專輯的聆聽重點,筆者認為因擺在Andrew Hill與其他兩位節奏組員充滿想像又大膽張狂的演出才是,其中鼓手Roy Haynes俐落並毫無顧忌的鼓法,驅動著Andrew Hill無限的創意,而貝斯手Richard Davis在節奏與氣氛的掌控上充分表現出三人天生的默契。
我想以這樣的方式去描述一張爵士專輯,可能會讓人有些費解,然而以現在的角度而言,我認為這張專輯跳脫了當時以感官為訴求的爵士樂,因為它有著非常現代的觀點與精神,因此在Andrew Hill的創作中也就看到了不同的深度、鮮明的意像,以及他狂傲不羈的才氣,但他卻不屬於Ornette Coleman那種大立大新的派別,推薦給喜歡嚐鮮的其他樂種樂迷。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2009年開春黑膠夜@VOICE

2月20日(五)‧晚上八時
經過上回激情的一夜,久違的黑膠夜這次要歸於平淡讓大家好好聽歌,這次一樣準備了一些好聽但較鮮為人知的唱片,有搖滾有靈魂有爵士,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假如你也有想分享的唱片,不要吝嗇,歡迎帶過來跟大家一同分享 ,感謝
Keep Grooving Forever!!!

預計撥放:
-John Cale/Paris 1919
-Al Green/Greatest Hits
-David Murray/New Life
-Jules and the polar bears/Got No Breeding
-The Woodentops/Wooden Foot Cops on the Highway

田園交響詩

John Cale/Paris 1919
應該沒有一個搖滾樂迷不認識他吧,Velvet Underground的創始團員John Cale,參與了該團的前兩張專輯Velvet Underground & Nico與White Light/White Heat,另外也以製作人的身分參與了Nico、The Stooges、The Modern Lovers與Patti Smith等前期龐克重要藝人的經典專輯,然而大家是否有仔細聽過他自己的作品呢?
John Cale來自大英國協的威爾斯,別看他一副貴族氣息,他其實是個礦工之子,然而由於從小就展現了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美國古典樂名家Aaron Copland與Leonard Bernstein的資助來到美國求學。可能是他過人的品味,之後加入了紐約極微音樂(minimalism)的陣營,後來許多人認為Velvet Underground的前衛風格,就是由於John Cale這段經歷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他在Velvet Underground & Nico裡中提琴,與在White Light/White Heat中Sister Ray此曲電風琴等的表現,為之後的音樂創作開啟了新的一頁。
今天介紹的這張專輯是公認John Cale的經典之作,但或許會完全跳脫了大家對他的既定印象,比較起他作嫁他人的作品,他個人的東西會比較含蓄,比較缺少搖滾樂的叛逆色彩,但或許他想要呈現的是另一種美感。 這張美的像詩一般的作品,主要是以吉他與鋼琴作為伴奏主軸,這凸顯出了專輯是以歌曲為主的導向,但John Cale深厚的古典根基,使他在管絃樂的配置上有了極為出色的展現,時而磅礡時而恬淡,充滿著田園氣息,儘管專輯中有著包羅萬象的曲風,但都有著一致的美感,是張會讓人越聽越進去的作品。
倘若真要拿一張專輯跟它做比較,我會選新迷幻Mercury Rev的Deserter's Song,它們都有著震攝人心的魔力。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北極熊的後青春期

Jules and the Polar Bears/Got No Breeding
當初在像堆垃圾般的唱片堆裡看到這張有著低劣封面品味的專輯時(Weezer的藍色專輯是其中了佼佼者),心想這些古怪的傢伙是誰,尤其是站在封套左側的那位,乍看之下有點像是Ramones的主唱Joey Ramone,但他們卻是支名叫Jules and the Polar Bears的流行樂團,由歌手Jule Shear(就是封套上與眾不同的那位)搭配四位錄音室樂手所組成。當時唱片公司有意將他們塑造成一支迎合新浪潮風格的樂團,但可能是定位模糊吧(賣相差,哈哈),他們未能得到主流樂迷的歡迎,反倒在傳媒與小眾樂迷間獲得較多的肯定,有人將他們的作品與The Kinks、Bruce Springsteen與Bob Dylan這些重量級藝人作比較,但我個人會形容他們是宅男版的新浪潮寵兒The Cars,並且有著更多層次的情緒律動與精力。
儘管這是張在商業操作下推出的專輯,但在聆聽過後就能馬上發現歌手Jules Shear的誠懇與歇斯底里的才氣,在樂隊流暢並充滿活力的伴奏下,他用著壓抑的嗓音唱著後青春期掙扎的戀情與人際關係(唱歌的韻味與風采還真有點像Bob Dylan),在在引人發噱卻也讓人能夠感同身受,好作品不需多費唇舌,高度推薦。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爵士第一人

Louis Armstrong/The Hot Five and Hot Seven Recordings
我不認為當個爵士樂迷就非得要追本溯源,但有時這樣做還滿有趣的,而且也很超值。前陣子,先是撿便宜聽了Bix Beiderbecke的雙唱片黑膠,這才發覺二零年代紐奧良風格的爵士樂其實還不難接受,而且在錄音與樂曲的完整度上也都滿OK的,這就讓我想要回頭去找多年前入門爵士時買不下手的Louis Armstrong早期套裝錄音,沒想到現在找到的版本,儘管看來十分陽春,卻也一樣收錄了4cd的完整版本,而且價錢只要以前的一半,真讓我大呼賺到了,哈~哈。
昨晚聽了cd1,是Hot Five五重奏的錄音,她們是爵士樂史上小編制樂隊的先驅,使用的樂器有短號、長號,豎笛,斑鳩琴與鋼琴,儘管初聽這種編制可能會抓不到欣賞重點,但各項樂器交織一塊的火熱演出,必定會讓人喘不過氣,大呼過癮,而Louis Armstrong天賦異秉的獨奏,在音色與技巧的控制上更讓人大感驚艷,但說實話 ,有些曲目,尤其是加上演唱的作品聽來卻相形失色 ,或許是風格尚未成熟。<待續>

永遠都少那麼一張...

默默的聽音樂也十多年了,雖是網路世代的一份子,但依然保持著買唱片的習慣,然而退伍後,聽音樂的時間變少了,相反的購片量卻大增,特闢此聆聽札記,為自己的音樂收藏稍做整理。